双滦事 | 《双滦史记》“滦”河的由来...

双滦事  | 《双滦史记》“滦”河的由来...

渜水从塞外来。

【老照片】原说明“车窗上见到的热河风景(一)滦河”。日本人岸田日出刀、土浦龟城1939年拍摄于今双滦境内

后来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《水经》基础上撰写了《水经注》。

现在我们看班固的《汉书》,书上印的是“洫水出北蛮夷”。而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,及书中桑钦《水经》的原文,都印为“濡水”。

台湾版《中文大字典》对此有确切的解释:

宋初,班、郦之书尚未误。

这就是说,直到宋朝初年,班固的《汉书》、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,印的还都是“渜水 宋朝中期以后在传抄或印刷过程中,变成了“洫水”和“濡水”。

“濡”字本念rú,但在这里念ruán,与“渜"字音形皆相近。

“渜水”怎么变成“濡水”了呢?清代文字专家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断定,是“讹 而为濡” 在传抄或印刷过程中出的错。

现在我们看到的《二十四史》及其他史籍,有许多处记载着滦河,大都印为“濡水” “濡水"与“渜水"音相近,但没有什么含义了。

郦道元画像。地理巨著《水经注》中详细记载了滦河

郦道元《(水经注》详载滦河

南北朝大地理学家郦道元,在地理巨著《水经注》中详细记载了滦河

郦道元是范阳(今河北涿县)人,先后在北魏担任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,并多次出任地方官。他足迹遍及各地,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,在《水经注》中记载了1252条大小河流。其中在卷14,写到了今承德境内的鲍丘水(今潮河)、濡水(今滦河),武列水(今武烈河)。

《水经注》记载了滦河整个流程的历史地理。下面是对今双滦区滦河河段及支流伊逊河的记载:

东出峡入安州界,东南流径渔阳白檀县故城。《地理志》曰:濡水出县北蛮中,汉景帝诏李广曰“将军其帅师东辕,弥节白檀”者也。

索头水注之。水北出索头川,南流径广阳侨郡西,魏分右北平,置今安州治。又南流,注于濡。

文中提到的“白檀县故城”,指的就是位于今滦河镇的西汉白檀县古城。另外还写了濡水支流要水(今兴州河)“径白檀县而东南流”,这个白檀县是位于今滦平兴州小城子的北魏白檀县了。

唐朝时始有“滦河”之名

滦河流淌千百年,人们对它的称呼发生着演变。

最初叫“渜水”,“渜”音nuán。

后来有“难河”“濡水”的叫法,“难”“濡”的音分别为nán.ruán。

到唐朝时,人们对这条河的称呼又发生了演变,音为luán。人们给自古就有的“欒” 字加上三点水,写为“灤河”,也有的写为“欒河”“銮河”。

“灤”字没什么含义,就是最初“渜"字变来变去的变音。几次变化,都是韵母未变,声母变了。古人用反切法为“灤”注音,为“卢凡切”。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,对这个“灤”字发出感叹:“其音为卢凡切,而原之音义亡矣!”——滦河由“渜”演变为“灤”,原来的音和含义都没有了。

“灤"字简化为“滦”,是1956年的事情。

在《二十四史》里,从唐朝开始用“滦河”的名称,如《旧唐书》卷8:

薛讷与副将杜宾客、崔宣道等总兵六万,自檀州道遇贼于滦河。

再如《新唐书》卷5:

薛讷及奚、契丹战于滦河,败绩。

这是记载唐军在滦河打的一场大仗。唐玄宗命薛讷征讨奚、契丹。薛讷是薛仁贵之子,当时任幽州都督。他立功心切,未做充分准备便发兵,6万唐军出檀州(今北京密云),进人今承德地域。契丹人在滦河一处峡谷设下埋伏,唐军遭受惨败。《资治通鉴》卷211记载:

行至滦水山峡中,契丹兵遮其前后,从山上击之,唐兵大败,死者什七八。 讷与数十骑突围得免。

这场战死数万唐兵的“滦河之战”,应当发生在距今双滦区不会太远的滦河峡谷。

大家有什么更好的见解

欢迎评论区留言哦!

想要了解更多《双滦史记》

请关注双滦事

双滦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电脑b站缓存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哔哩哔哩电脑版缓存的视频位置【详解】
如何当好副职?牢记“六位”:定位、辅位、补位...领导刮目相看
硬件知识小米主板维修费用(小米主板维修费用高吗)
365被限制了让提款

硬件知识小米主板维修费用(小米主板维修费用高吗)

📅 07-25 👁️ 1552
pa拼音的字
365被限制了让提款

pa拼音的字

📅 07-09 👁️ 3963
LOL魔幻卡牌皮肤精选:哪款皮肤最炫目于2025?
365bet在线体育

LOL魔幻卡牌皮肤精选:哪款皮肤最炫目于2025?

📅 07-03 👁️ 8814
电动车哪个品牌质量好(哪个牌子电动车质量最好)
365被限制了让提款

电动车哪个品牌质量好(哪个牌子电动车质量最好)

📅 06-28 👁️ 7736